高速鋼的高頻淬火加熱,冷卻 高速鋼在淬火冷卻時必須有足夠的冷卻速度以保證在冷卻過程中不會有碳化物自過飽和的奧氏體中析出,以免降低奧氏體的合金度,降低淬火后的紅硬性,甚至降低淬火硬度。如果淬火冷卻過程中碳化物沿晶界析出,則會降低鋼的韌性。在鹽浴中加熱的高速鋼工具的淬火冷卻方法大都采用鹽浴分級淬火。微小尺寸的工具可以采用空冷。車刀等要求紅硬性較高的工具通常采用油冷。形狀較復雜的大型工具或淬冷畸變要求較嚴的工具則采用鹽浴等溫淬火。
分級淬火冷卻溫度通常為550或600攝氏度,分級淬火保溫時間與淬火加熱保溫時間相同。當分級淬火保溫溫度超過650攝氏度時會使間斷切削工具的切削壽命下降,這是由于分級溫度過高,分級停留于過程中碳化物沿晶界析出,降低了鋼的韌性。因此對間斷切削的工具,分級淬火溫度以不超過650攝氏度為好。對連續切削的工具,由于切削時承受很小的沖擊,對韌性要求不高,因此提高分級溫度雖然增加了碳化物的析出量,但對工具的切削壽命影響不顯著。
高頻淬火機常用淬火方法:貝氏體等溫淬火法
貝氏體等溫淬火法:將工件淬入該鋼下貝氏體溫度的浴槽中等溫,使其發生下貝氏體轉變,一般在浴槽中保溫30~60min。貝氏體等溫淬火工藝主要三個步驟:①奧氏體化處理;②奧氏體化后冷卻處理;③貝氏體等溫處理;常用于合金鋼、高碳鋼小尺寸零件及球墨鑄鐵件。
高頻淬火機常用淬火方法:復合淬火法
復合淬火法:先將工件急冷至Ms以下得體積分數為10%~30%的馬氏體,然后在下貝氏體區等溫,使較大截面工件得到馬氏體和貝氏體組織,常用于合金工具鋼工件。
高頻淬火機常用淬火方法
預冷等溫淬火法
預冷等溫淬火法:又稱升溫等溫淬火,零件先在溫度較低(大于Ms)浴槽中冷卻,然后轉入溫度較高的浴槽中,使奧氏體進行等溫轉變。適用于淬透性較差的鋼件或尺寸較大又必須進行等溫淬火的工件。
延遲冷卻淬火法
延遲冷卻淬火法:零件先在空氣、熱水、鹽浴中預冷到稍高于Ar3或Ar1溫度,然后進行單介質淬火。常用于形狀復雜各部位厚薄懸殊及要求變形小的零件。